项目故事︱7 位高中生,走进了这个流动人口社区

3月初春,十五岁的江胤螟站在投影幕布前,这是他不知第几次在公开场合和自己的师长、朋友、同学分享自己的公益实践经历了。

在广东顺德的文筑书店内,江胤螟和他的6位同学站在一起。面对着台下来听分享的大部分成年人,他们的脸庞还是略显稚气了些。

WechatIMG3337 拷贝.png

↑佛山文筑书店分享会现场

2020 年 11 月开始,来自广东碧桂园学校的 7 位学生组成了一个公益实践小组,参与到共建满天星公益在广州市海珠区凤阳社区图书馆的工作中。江胤螟是小组的组长。

在年轻的脸庞下,同学们的分享却令人意外的清晰、有条理。组员们依次走上书店的活动区,分享了各自在项目中的分工及收获。台下的成年人们认真地听着,频频点头。 

WechatIMG3346.png

左→右:熊子诚、何奕霏、赵怡珺、潘愉、苏可、江胤螟、董希源 

“我们都有责任,让这些孩子获得更公平的教育机会。”这样的话,从16岁的少年们口中说出,显得更有力量。

满天星公益创始人海光活动后在朋友圈分享:要相信少年有力量。

WechatIMG3340 拷贝.png

| 在走访中发现真实

少年们共建一所社区公益图书馆的想法起源于一项影响力比赛。

就如负责指导本次项目的碧桂园学校MYP课程主任邓泽群老师说的:“刚开始的时候,的确学生们的想法有些功利,都是奔着比赛去的。”

恰巧,组长江胤螟的妈妈,通过原碧桂园学校的图书馆老师,了解到了满天星公益凤阳馆项目的机会。在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建议下,同学们决定和满天星公益一起,在广州海珠凤阳街道,共建一所公益社区图书馆。

在讨论后,组员们决定先通过走访的的方式,了解社区情况,并在学校内发起宣传、分享活动,号召身边的亲友每月一捐,支持凤阳社区图书馆的建设。

WechatIMG3339 拷贝.png

↑ 同学们的走访记录

去年11月,小组的成员来到了凤阳街道附近开展了两次走访。

江胤螟走在凤阳城中村的街道上发现,这里的居民虽然身处城市,但对于应该如何阅读,如何为自己的孩子推荐读物这些问题来说,通常是不加思索的。

在走访中,胤螟遇见了一个特别喜欢看《红楼梦》的孩子。数年前,家里人给这个孩子买了一套《红楼梦》。到现在,她已经反反复复把这套书看了好多次。

每看完一次,她都会和妈妈提出,想买新书看。每一次,她都会被妈妈用同样的理由拒绝: “你还没有把《红楼梦》背下来呢,不用买新书。”

不论这是一位困难的流动母亲出于无暇购书的搪塞,抑或是这位母亲对“把书读透”的严格要求。这件事都让胤螟坚定了把图书馆建起来的决心。

WechatIMG3338 拷贝.png

第二次走访,同组的潘愉,带了一些科普读物,打算在操场上领着孩子们阅读一下。

来到社区现场的潘愉,把在巷子里的沙堆中玩耍的孩子们召集在一起。她发现,有一个孩子凑得特别近。在共读的过程中,这个孩子不断朝潘愉提出了各种各样,天马行空的问题。

而当潘愉问这个孩子,家里有没有书的时候。孩子回答道:有的,比如《托马斯小火车》;《小猪佩奇》等等。

而这个孩子,已经在上四年级了。“她不是一个三岁的孩子,不应该看这些书。”潘愉的心里这样想。

WechatIMG3341 拷贝.png

↑ 潘愉在和社区的孩子们共读 

“如果说这个图书馆建成了,我也想把我自己的书捐到这个图书馆里面。”潘愉说。

这次走访中的阅读活动过后,江胤螟发现,原来自己认知中“活得比较粗糙的那些孩子们”,都拥有一颗充满求知欲的心,想要去了解他们不知道的事情,想看看世界到底是什么样子。

我们一起把事情做好

“其实弱势群体的问题,大家都知道是存在的,”江胤螟说“但是我们都没有认真地去关注过。”

“只有真正去看到社区里的景象,看到大家都是怎么样生活的,我们才真正下定决心帮助他们。”小组成员赵怡珺说。“但我们做这个项目并不是因为同情或可怜他们,而是想要做出一点改变,让社区居民的生活变得更好一些。”

一个社区图书馆,让大人和孩子可以安心,有质量地在其中阅读,利用时间。是这个学生小组在完成走访后认可,并想要完成的改变。

走访回来,7人小组在碧桂园学校的走道上摆了一个摊位,对同学们开启了宣传,让全校的学生,都了解到了这个项目,并且号召他们成为月捐人,加入了共建计划。

小组成员也分工整理了走访的资料,制作成了视频和推文,在广东碧桂园学校的官方微信和视频号上发布,让更多人知道了这件事情。

WechatIMG3342 拷贝.png

↑ 在学校里的摊位活动

学生小组的项目指导邓泽群老师非常认可孩子们的执行力,也在这次项目中,看到了孩子们的成长。“在走访之后,大家已经不是为了参加比赛去的了,而是大家一起想把这个事情做得更好。”

作为旁观者,老师能够看到学生身上的很多优点。比如孩子们的团队意识。“大家从来不讨论谁应该做得更多的事情,而是在分工之后能努力地把事情做得更好。” 

负责公众号的董希源同学,从零开始学习公众号编辑,在4个多月里完成了数篇公众号推文的及时排版和发布;负责财务和后勤的熊子诚,有效记录财务,做好了每一项有关财务的工作,提升了活动的效率。小组内的赵怡珺、何奕霏、苏可出色地完成了海报、图片、视频的制作,他们的作品成为了小组里的门面担当。

从校内的摆摊分享、同辈演讲,到外部的视频拍摄,团队中的每位同学,都会努力地做好自己负责的事情,形成了一种“平凡的领导力”,像一群大雁一样在每次行动中,都由不同的人来带领团队飞翔。

WechatIMG3343 拷贝.png

↑ 邓老师在文筑书店和孩子们一起做分享 

但是最重要的成长,来自于邓老师看见的,孩子们身上的社区服务意识。他想要传递给学生的价值,就是学生愿意持续地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影响社区的周边,让社区变得更好。

不管是在高中,还是大学,以至于未来的人生,邓老师都希望这群学生能够带着这样的目标继续走下去。

“教育这个事情,不是靠说教就行了,最重要是孩子们在实际的行动中感受到的成长和提升。”邓老师说。

带去长期的影响

谈起社区图书馆的未来,在建成之后,即使比赛结束之后,7人小组的同学们也希望定期的到社区图书馆开展分享活动,特别是在节日期间,能够通过策划特殊的活动,让社区的孩子们,了解节日的传统文化。

组员潘愉说:“我们希望不止是当地的儿童受益,也希望把图书馆的影响力扩大到社区的全体居民中。”

WechatIMG3344 拷贝.png

除了7人小组之外,还有来自全国各地的152位月捐人,参与到了凤阳社区馆的共建中。他们之中,有曾经的满天星公益志愿者,也有从7人小组口中得知项目的同学和他们的父母。

而更多的,是撕去各种各样的身份标签后,单纯地认可阅读的人。 

WechatIMG3345 拷贝.png

此刻,凤阳社区图书馆已经敲定了图书馆的图书的万册采购书单。馆长颖梅希望,通过丰富多样的图书类型回应社区读者生存、思想、工具、休闲的四个要求。

对于凤阳社区的9000多位孩子和他们的父母来说,这会是一个相互陪伴、相互取暖、相互成长的空间,我们也有信心让这所图书馆变成孩子们最喜欢去的地方。

暂无留言

登录 请登录发表评论